图片新闻
  • 热点文章
师大故事
  

【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生命科学学院党委


发布时间:2021-09-03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开创了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奋进新时代征程中,我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生命科学学院党委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一起来学习他们的事迹吧。

夯实一流党建 引领一流发展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高质量内涵发展主题,以一流党建引领学院发展,凝心聚力争创学科建设新突破,推进学校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

赋能党委“旗舰”作用,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学院党委发挥中心组“旗舰”引航作用,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夯实党建基础。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开展“研讨+交流”党支部书记培训例会,师生支部与学生班级共建拓展党建成效,在抓实支部中,党建工作做到了有部署有指导有成效。利用线上举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导读报告会;积极开展“学‘四史’践初心,迎百年担使命”系列教育活动,以榜样力量传递“四史”,组织师生聆听郑连斌教授关于“绘制中国人的体质地图”学术报告讲座,开展为你读“四史”师生党员接力读活动。组织参观学习“人民至上——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和“女排精神”展。学院师生党支部与退休教师党支部联合开展“重走百年觉悟路,感受巨变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参观了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和平津战役纪念馆。党建活动的扎实开展,凝聚了学院团进奋进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力量。

加强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建质量,彰显组织力量。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师生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教师支部带动所属课程组教师全员投入学生宿舍疫情防控测温工作,助力复课开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生物科学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示范作用,打造各支部特色服务品牌,组织开展“扛起应尽之责 ,做疫情防控先锋队和主力军”、“党员亮身份、支部亮旗帜”、“汇聚先锋力量,共建文明校园”等主题党日活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课开学工作。学院师生党员与智达里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暨学“四史”守初心共建活动,将“四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勇担当的实际成效,切实增强了党员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几年来,学院党委连获主题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

储能政治“核心”作用,聚合人才创新机制

突出政治“核心”作用,储能学院事业新发展。强化学科平台建设和专业建设。进一步凝练了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梁爱萍教授领衔申请并获批了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科委仅批准了10个)。积极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主办了“两院院士学术活动——天津市养猪高端论坛”,李德发院士参会并致辞。推进专业建设,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动物学”课程。生物科学专业进入“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杨琳等多名青年教师获得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励。

围绕中心抓党建,强化人才队伍和科研团队的培育。聚焦高水平人才团队引进,引进两名天津市特聘教授制度青年学者。团队研究成果斐然,集群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引进了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梁爱萍教授等国家级人才及团队3个,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李西川等省部级人才及团队5个。郑文杰和薛淑霞分别领衔申报并获批2019和2020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体质人类学团队负责人郑连斌教授荣获2020年人类学终身成就奖。科学研究成果集中涌现,2020年,主持在研国家科技研发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56项,总经费1732.34万元。

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提升立德树人教育实效。设立党员红色流动书架,样板支部党建活动室等,丰富育人载体,实施环境育人。探索“党建+就业”的工作新模式,组织师生支部先后赴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检科(天津)检验检疫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地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去向落实率现位居学校专业学院前列;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构建了学院“三级育人领航员”、“四级导航站”、“五个思政平台”的特色育人体系。制定并出台《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学位授予细则》等9个学生工作相关管理文件,深化学生发展导师负责制的有效实施。完善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把好入口关,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共发展党员54人,组织88名入党积极分子、54名发展对象、53名预备党员参加党校集中培训。2020年学院获天津市教委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实效奖。

蓄能基层“支点”作用,突出先锋示范引领成效

服务社会成效突出,广受各方赞誉。“破译中国人的体质密码”(郑连斌教授)和“师大有个‘鸟儿爸爸’”(闫春财老师)等事迹在《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及《今晚报》等各类媒体上报道70余次,数十篇新闻稿件在学校主页上发布。自然观察体验中心科普基地共组织了20多场科普活动。通过志愿公益活动,增强主题实践活动的服务性。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王妍团队“绿水——养殖尾水污染绿色治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红旅赛道公益组银奖,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在2020年“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显著,一是疫情防控期间,郑文杰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引进150种珍稀鸟类落户校园湿地,助推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三是增强服务地方经济成效,刘西周被天津市科技局、甘肃省科技厅认定为双地科技特派员;朱长军获天津市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并立项。四是打造科普服务特色品牌。教师党员赵大鹏多次接受天津电视台采访,积极助力天津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